当前位置:牛搬家 >>> 资讯 |
人民网漯河3月12日专电 “现在卫生意识,爱护、保护环境意识啊,大人、小孩、可以说妇孺老少皆知”,近日,漯河市郾城区黑龙潭镇黄赵村的一位村民谈起自己的村子时,深切得感受到漯河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所带来的可喜变化。
曾经“有新房无新居”是黄赵村村容村貌的真实写照,村民家里都建起了新房,但公共场所却一片混乱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活动开展后,经过乡村干部的宣传发动,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,清扫房前屋后的垃圾,并组建了保洁队伍、配备了垃圾桶,建立起改善人居环境的长效机制,如今村民们逐渐养成了不乱扔杂物、按点倾倒垃圾的习惯。
漯河市郾城区黑龙潭镇黄赵村村民黄二军说:“地上要是有个果皮、纸屑、废饮料瓶啥的,大人小孩要是看见,都会自觉的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。”
近年来,漯河市围绕抓好“政策引导、机制建设、宣传发动、督导检查”四项工作,进一步统一思想、提升认识,点面结合、加压驱动,不断深入推进漯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取得明显成效。
黄赵村党支部书记黄立甫说:“我们黄赵村首先我们在村居环境这一块,不管路边、房前屋后,我们村里两委,包括党员群众都深入一线,整个村前前后后都整理的干干净净,同时在绿化、亮化、污水的排放这一块,我们村的排水沟,都安排的很到位。整体这个工作,从长远考虑的话,以后要更加完善,把村庄建设的更加美丽,群众的生活更加安逸。”
在漯河市,黄赵村的美丽蜕变并非个例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近年来漯河市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。漯河市以“集中整治月”、“百日会战”等活动为载体,对漯河市农村积存垃圾、杂物以及其他有碍观瞻物进行全面清理,部分村庄基本实现无垃圾堆放、无污水横流、无杂物挡道,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“三无一规范”标准;对漯河市交通干线环境进行全面整治,基本实现国道、省道、县乡公路及两侧干净整洁“一眼净”。(胡昌运 洪涛)